16日,新疆吐魯番的一個氣象站測到52.2攝氏度的歷史最高溫度。
去年第2季上海等多地封控影響經濟表現,導致當時GDP年增僅0.4%,去年上半年GDP年增只有2.5%。中國政策重心從實現快速成長,轉向為未來可能與世界發生衝突做好準備。
第三產業增加值33兆1937億元,年增6.4%。雖然中央和地方及監管部門隨後相繼發布一系列政策維穩房市,卻因失業、收入降和信心缺等多重壓力,消費者和遍體鱗傷的建商對激勵措施反應冷,中國的房價頻傳斷崖式崩跌。主要勞動年齡群體即25至59歲人群調查失業率為4.1%,與5月持平。中國第2季經濟成長年增6.3%,低於外界預期 (中央社)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17)公布,中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6.3%,低於先前多家機構預測。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5月持平。
6月進出口雙降,以美元計價6月出口年減12.4%,遠高於市場估的下跌9.5%,是逾3年來最大降幅。6月份青年人失業率持續攀升,16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21.3%,高於5月0.5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及逾20%。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就在昨(17)日,文化部也公開對外表示,經邀請法律、性平等相關專家學者召開諮詢委員會,以及內部討論後,除修訂「文化部性騷擾防治措施及申訴調查處理要點」,放寬匿名或第三者揭露的受理條件。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針對立法院即將在7月底前召開臨時會,討論性平三法的修法,連署內容也提出了以下三點呼籲: 建請各級文化機關與藝文相關機構對職場性騷、性侵採取「零容忍政策」,並增列性平條款於補助、受獎、聘雇、標案合約中。其中,有關近期藝文、影視界性平事件,文化部也已對外宣示,對於性平事件「零容忍」,並針對通則與個案展開一系列檢討及修訂。
連署中表示,「建請藝文相關機構增列性平條款於補助、受獎、聘雇合約中,針對相關情事採取『零容忍政策』,也就是說所有政府機關的獎項、補助計畫都對性平事件加害人予以暫停、終止、退回、拒絕,甚至求償,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教育部:利用權勢發展師生戀可終身解聘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同步要求各單位主動檢視已受獎補助對象是否有涉及性平MeToo事件。聘僱人員不滿30人的藝術中小型機構,應當讓藝術工作者也能獲得相應的保護。新聞來源 性平事件零容忍 文化部全面檢討逾130項獎補助要點 增撤回機制(文化部) 延伸閱讀 知名藝術家謝春德爆性侵案引眾怒,藝術圈Metoo連署修法呼籲「零容忍政策」 【國際大風吹】G7唯一未立法保障同婚的國家,性平觀念落伍的日本正在改變中? MeToo運動效應:民團提「性平三法」修正草案,呼籲總統府成立性別暴力防治辦公室 行政院通過性平三法修法草案,分層級重罰權勢性騷者。台灣今(2023)年年中爆發的MeToo運動引起社會大眾關注,運動的力量也加速推動多名立法委員及民間團體進行「性平三法」的修正草案,而行政院會在7月13日通過性平三法,送請立法院審議。
不過,也因高政府資源的投入,在面對性平事件,文化部表示必須以更高的道德標準檢視,「避免以國家資源間接強化不平等的權力資源關係」。也提出對外獎補助案的通案處理機制與個案後續處理程序。同時,亦須衡酌藝文團隊整體發展、權益及其他藝文工作者的照顧,以免因個別加害者的作為重挫藝文產業發展迪尚特今年4月在東京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表示,若要防止台海發生衝突,關鍵在於威懾力(Deterrence):「如果習近平覺得他發動某種敵對行動的代價,大於他將得到的任何益處,那麼你就不會看到這種事發生。
美國前總統、下屆總統大選的熱門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17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被問及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是否願意協防台灣,川普對此並未正面回答,但反批台灣奪走美國半導體產業工作,認為美國政府早該阻止他們。但是請記得,台灣人很聰明,「他們把我們的工作機會都拿走了,我們早就應該要阻止他們,我們早就該對台灣人課稅,我們早就該對台灣的(貨品)課關稅。
拉馬斯瓦米將中國視為美國在外交上最大的威脅,他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總統,將會禁止企業與中國做生意。我國外交部今日回應川普的談話內容,稱台美經貿合作交流密切,雙方經貿及產業結構是互補互利互惠,對川普前總統的發言沒有評論。
」 針對川普對台的評論,美國MSNBC評論員指出,川普對美國是否協防台灣的回答其實與美國一直以來「戰略模糊」的政策一致,不過川普對台晶片的看法、將台灣視為經濟上的對手,「是錯誤的」。她在今年6月接受《CNN》採訪時被問及美國協防台灣的立場,強調美國應該增強軍事力量和能源自主,以預防中國發動戰爭。」 迪尚特認為,維持台海現況應是努力的目標,他也點明台灣是「一個盟友」、「一個繁榮的自由社會」,更是一個作為半導體關鍵供應者的「重要戰略利益」。主持人糾正說,「90%是高階晶片,不是所有的晶片」,並反問如果中國拿下了台灣,他們就可以控制全世界,難道不是事實嗎? 川普表示,中國的確有可能控制全世界,「只是有可能而已」。海利(Nikki Haley)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是有意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少數女性政治人物,她在今年2月宣布參與共和黨內初選。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拉馬斯瓦米4月出席美國步槍協會活動。
」 迪尚特也稱中國的崛起比俄羅斯和普亭來得「更為強大」,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我認為這是一個關鍵利益。
美國2024總統大選將於11月5日舉行,共和黨將於2024年3月進行總統初選。迪尚特今年3月接受接受《福斯國家網》(Fox Nation)訪問時,當時主持人問,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是否應該介入?迪尚特的回應為:「台灣是美國的強大盟友。
美國應該明確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意味著全面的經濟脫鉤,這將嚴重損害中國利益。彭斯(Mike Pence)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在任期內就強調美方信守《臺灣關係法》,與台灣站在一起捍衛自由,並肯定台灣在世界經貿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國前總統川普受Fox News主播巴帝羅默(Maria Bartiromo)專訪,主持人問及,如果與中國有軍事衝突,美國是否應該保護台灣?川普表示,如果他身為總統,他並不想就此回應,因為這將不利於美國的談判地位。拉馬斯瓦米最廣為人知的發言,是今年4月他在美國步槍協會(NRA)的活動上公開表示,美國步槍協會可以在台灣開設分支機構,在每個台灣家庭中配備一把槍、並教台灣人怎麼用槍,他認為這樣能夠在不與中國開戰的情況下保護台灣。我認為這對我們以及日本和韓國等美國主要盟友而言,都是如此。海利沒有承諾是否在台灣議題上擺脫戰略模糊的政策,但她支持美國提供台灣資源自我防衛。
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 不同於迪尚特和彭斯都是經驗老道的政治人物,拉馬斯瓦米是一名印度裔美國生物技術企業家,沒有從政經驗。不過川普目前仍是共和黨總統初選候選人中民調最高的一位。
而彭斯在卸任後,今年3月於愛荷華州針對外交政策發表談話時也指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侵略和挑釁有增無減,他認為美國必須向台灣提供能自我防衛的資源,增加對台軍售,這樣以來中國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將會思考後果。拉馬斯瓦米的狂言不被認為可行,更有可能是他在爭取步槍協會的支持,而根據民調他也不太可能在共和黨黨內初選脫穎而出。
彭斯也強調美國應繼續與日本、韓國、澳洲、印度等印太盟友維持關係,透過增強實力減少未來衝突的可能性,他強調「和平來自於力量」,這是美國確保民主台灣持續繁榮的方法。根據美國民調網站「538」,截至6月17日,川普的支持率為50%,遠高於排名第二的迪尚特(20.5%),排名在後的分別為彭斯(7.3%)、拉馬斯瓦米(5%)和海利(4.2%)。
海利批評前「老闆」川普對中國的威脅採取的措施太少,並且在與習近平交朋友的熱情上表現出道德弱點。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自2021年1月上任以來四度公開表態願防衛台灣,將美國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帶往「戰略清晰」,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又是怎麼看待中國威脅與台灣問題呢? 其他候選人對台立場為何? 迪尚特(Ron DeSantis) 今年5月於推特宣布有意競選2024大選的佛州州長迪尚特,一直被認為是川普在黨內初選的強勁對手迪尚特今年4月在東京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表示,若要防止台海發生衝突,關鍵在於威懾力(Deterrence):「如果習近平覺得他發動某種敵對行動的代價,大於他將得到的任何益處,那麼你就不會看到這種事發生。她在今年6月接受《CNN》採訪時被問及美國協防台灣的立場,強調美國應該增強軍事力量和能源自主,以預防中國發動戰爭。
美國前總統、下屆總統大選的熱門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17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被問及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是否願意協防台灣,川普對此並未正面回答,但反批台灣奪走美國半導體產業工作,認為美國政府早該阻止他們。拉馬斯瓦米將中國視為美國在外交上最大的威脅,他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總統,將會禁止企業與中國做生意。
迪尚特今年3月接受接受《福斯國家網》(Fox Nation)訪問時,當時主持人問,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是否應該介入?迪尚特的回應為:「台灣是美國的強大盟友。」 針對川普對台的評論,美國MSNBC評論員指出,川普對美國是否協防台灣的回答其實與美國一直以來「戰略模糊」的政策一致,不過川普對台晶片的看法、將台灣視為經濟上的對手,「是錯誤的」。
我國外交部今日回應川普的談話內容,稱台美經貿合作交流密切,雙方經貿及產業結構是互補互利互惠,對川普前總統的發言沒有評論。」 迪尚特也稱中國的崛起比俄羅斯和普亭來得「更為強大」,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